<진료시간>
평일:
오전 9시 ~ 오후 6시 30분
토요일/공휴일:
오전 9시 ~ 오후 3시 30분
점심시간: 오후1시 ~ 오후2시

>>찾아오시는 길

2 精血津液-1 經文輯錄
이태형 at 2009-11-19 01:54
URL: http://spigon.com/index.php?g_clss=forum&g_prcss=thrd&g_tmplt=&g_brd=2&g_thrd=2

第13節 精血津液


精血津液은 장상학설의 중요한 부분으로 내경에도 이와 관련된 내용들이 많이 기록되어 있다. 본 장에서는 精의 개념, 분류, 기능과 血의 생성, 순행, 기능 및 진액의 개념, 대사, 기능 등을 주로 소개한다.

 

 

一. 經文輯錄


腎者主水, 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 故五藏盛 乃能瀉 《素問·上古天眞論》


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 陰陽離決, 精氣乃絶 《素問 ·生氣通天論》


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於精者, 春不病溫 《素問·金匱眞言論》


東方靑色, 入通於肝, 開竅於目, 藏精於肝, 其病發驚駭. 其味酸, 其類草木, 其畜雞, 其穀麥, 其應四時, 上爲歲星, 是以春氣在頭也, 其音角, 其數八, 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其臭臊.

南方赤色, 入通於心, 開竅於耳, 藏精於心, 故病在五藏, 其味苦, 其類火, 其畜羊, 其穀黍, 其應四時, 上爲熒惑星, 是以知病之在脈也, 其音徵, 其數七, 其臭焦.

中央黃色, 入通於脾, 開竅於口, 藏精於脾, 故病在舌本. 其味甘, 其類土, 其畜牛, 其穀稷, 其應四時, 上爲鎭星, 是以知病之在肉也, 其音宮, 其數五, 其臭香.

西方白色, 入通於肺, 開竅於鼻, 藏精於肺, 故病在背. 其味辛, 其類金, 其畜馬, 其穀稻, 其應四時, 上爲太白星, 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其音商, 其數九, 其臭腥.

北方黑色, 入通於腎, 開竅於二陰, 藏精於腎 《素問·金匱眞言論》


陽爲氣, 陰爲味. 味歸形, 形歸氣, 氣歸精, 精歸化. 精食氣, 形食味, 化生精, 氣生形. 味傷形, 氣傷精, 精化爲氣, 氣傷於味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南方生熱, 熱生火, 火生苦, 苦生心, 心生血, 血生脾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天食人以五氣, 地食人以五味. 五氣入鼻, 藏於心肺, 上使五色脩明, 音聲能彰; 五味入口, 藏於腸胃, 味有所藏, 以養五氣, 氣和而生, 津液相成, 神乃自生.

帝曰 藏象何如?

歧伯曰 心者, 生之本, 神之變也; 其華在面, 其充在血脈, 爲陽中之太陽, 通於夏氣. 肺者, 氣之本, 魄之處也; 其華在毛, 其充在皮, 爲陽中之太陰, 通於秋氣. 腎者, 主蟄封藏之本, 精之處也; 其華在髮, 其充在骨, 爲陰中之少陰, 通於冬氣. 肝者, 罷極之本, 魂之居也; 其華在爪, 其充在筋, 以生血氣 《素問·六節藏象論》


諸血者皆屬於心, 諸氣者皆屬於肺, 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 故人臥, 血歸於肝, 肝受血而能視, 足受血而能步, 掌受血而能握, 指受血而能攝. 臥出而風吹之, 血凝於膚者爲痺, 凝於脈者爲泣, 凝於足者爲厥, 此三者, 血行而不得反其空, 故爲痺厥也 《素問·五藏生成論》


鹽者勝血 《素問·異法方宜論》


津液充郭, 其魄獨居, 孤精於內, 氣耗於外, 形不可與衣相保 《素問·湯液醪醴論》


診法常以平旦, 陰氣未動, 陽氣未散, 飮食未進, 經脈未盛, 絡脈調勻, 氣血未亂, 故乃可診有過之脈. 切脈動靜而視精明, 察五色, 觀五藏有餘不足, 六府强弱, 形之盛衰, 以此參伍, 決死生之分. 夫脈者, 血之府也. 長則氣治, 短則氣病, 數則煩心, 大則病進, 上盛則氣高, 下盛則氣脹, 代則氣衰, 細則氣少, 濇則心痛, 渾渾革至如涌泉, 病進而色弊; 緜緜其去如弦絶, 死. 夫精明五色者, 氣之華也. 赤欲如白裹朱, 不欲如赭; 白欲如鵞羽, 不欲如鹽; 靑欲如蒼璧之澤, 不欲如藍; 黃欲如羅裹雄黃, 不欲如黃土; 黑欲如重漆色, 不欲如地蒼, 五色精微象見矣, 其壽不久也. 夫精明者, 所以視萬物, 別白黑, 審短長. 以長爲短, 以白爲黑, 如是則精衰矣. 五藏者, 中之守也. 中盛藏滿, 氣勝傷恐者, 聲如從室中言, 是中氣之濕也. 言而微, 終日乃復言者, 此奪氣也. 衣被不斂, 言語善惡, 不避親踈者, 此神明之亂也. 倉廩不藏者, 是門戶不要者. 水泉不止者, 是膀胱不藏也. 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 夫五藏者, 身之强也. 頭者, 精明之府, 頭傾視深, 精神將奪矣. 背者, 胸中之府, 背曲肩隨, 府將壞矣. 腰者, 腎之府, 轉搖不能, 腎將憊矣. 膝者, 筋之府, 屈伸不能, 行則僂附, 筋將憊矣. 骨者, 髓之府, 不能久立, 行則振掉, 骨將憊矣. 得强則生, 失强則死.

歧伯曰 反四時者, 有餘爲精, 不足爲消. 應太過, 不足爲精; 應不足, 有餘爲消 《素問·脈要精微論》


邪氣勝者, 精氣衰也 《素問·玉機眞藏論》


天地之至數, 合於人形血氣, 通決死生......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 其病者在奇邪, 奇邪之脈則繆刺之. 留瘦不移, 節而刺之. 上實下虛, 切而從之, 索其結絡脈, 刺出其血, 以見通之 《素問·三部九候論》


食氣入胃, 濁氣歸心, 淫精於脈. 脈氣流經, 經氣歸於肺, 肺朝百脈, 輸精於皮毛. 毛脈合精, 行氣於府. 府精神明, 留於四藏, 氣歸於權衡. 權衡以平, 氣口成寸, 以決死生. 飮入於胃, 遊溢精氣, 上輸於脾. 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 下輸膀光. 水精四布, 五經並行, 合於四時五藏, 陰陽揆度以爲常也 《素問·經脈別論》


腎苦燥, 急食辛以潤之, 開腠理, 致津液, 通氣也.......毒藥攻邪, 五穀爲養, 五果爲助, 五畜爲益, 五菜爲充. 氣味合而服之, 以補精益氣 《素問·藏氣法時論》


五精所幷: 精氣幷於心則喜, 幷於肺則悲, 幷於肝則憂, 幷於脾則畏, 幷於腎則恐, 是謂“五幷”, 虛而相幷者也. 五藏所惡: 心惡熱, 肺惡寒, 肝惡風, 脾惡濕, 腎惡燥, 是謂“五惡”. 五藏化液: 心爲汗, 肺爲涕, 肝爲淚, 脾爲涎, 腎爲唾, 是謂“五液”. 五味所禁: 辛走氣, 氣病無多食辛; 鹹走血, 血病無多食鹹; 苦走骨, 骨病無多食苦; 甘走肉, 肉病無多食甘; 酸走筋, 筋病無多食酸; 是謂“五禁”, 無令多食. 五病所發: 陰病發於骨, 陽病發於血, 陰病發於肉, 陽病發於冬, 陰病發於夏, 是謂“五發”. 五邪所亂: 邪入於陽則狂, 邪入於陰則痺, 搏陽則爲巓疾, 搏陰則爲瘖, 陽入之陰則靜, 陰出之陽則怒, 是謂“五亂”. 五邪所見: 春得秋脈, 夏得冬脈, 長夏得春脈, 秋得夏脈, 冬得長夏脈. 名曰陰出之陽, 病善怒不治. 是謂“五邪”, 皆同命, 死不治. 五藏所藏: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腎藏志, 是謂“五藏所藏”. 五藏所主: 心主脈, 肺主皮, 肝主筋, 脾主肉, 腎主骨, 是謂“五主”. 五勞所傷: 久視傷血 《素問·宣明五氣》


夫人之常數, 太陽常多血少氣, 少陽常少血多氣, 陽明常多氣多血, 少陰常少血多氣, 厥陰常多血少氣, 太陰常多氣少血 《素問·血氣形志論》


塩之味鹹者, 其氣令器津泄 《素問·寶命全形論》


血氣已盡, 其病不可下 《素問·離合眞邪論》


邪氣盛則實, 精氣奪則虛 《素問·通評虛實論》


脾藏者, 常著胃土之精也, 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 故上下至頭足, 不得主時也.

帝曰 脾與胃以膜相連耳, 而能爲之行其津液 《素問·太陰陽明論》


“人所以汗出”者, 皆生於穀, 穀生於精. 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 是“邪却而精勝”也, 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 “復熱”者邪氣也, 汗者精氣也, 今汗出而輒復熱者, 是邪勝也. “不能食”者, 精無俾也, 病而留者, 其壽可立而傾也......巨陽引精者三日, 中年者五日, 不精者七日 《素問·評熱病論》


夫水者, 循津液而流也, 腎者水藏, 主津液 《素問·逆調論》


經脈流行不止, 環周不休, 寒氣入經而稽遲, 泣而不行, 客於脈外, 則血少, 客於脈中, 則氣不通, 故卒然而痛 《素問·擧痛論》


此人者質壯, 以秋冬奪於所用, 下氣上爭, 不能復, 精氣溢下, 邪氣因從之而上也 《素問·厥論》


夫五味入口, 藏於胃, 脾爲之行其精氣, 津液在脾, 故令人口甘也, 此肥美之所發也. 《素問·奇病論》


刺跗上, 中大脈, 血出不止, 死. 刺面, 中溜脈, 不幸爲盲. 刺頭, 中腦戶, 入腦立死. 刺舌下, 中脈太過, 血出不之爲瘖. 刺足下布絡中脈, 血不出, 爲腫. 刺郄中大脈, 令人仆, 脫色. 刺氣街, 中脈, 血不出爲腫, 鼠僕. 刺脊閒, 中髓, 爲傴. 刺乳上, 中乳房, 爲腫, 根蝕. 刺缺盆中內陷, 氣泄, 令人喘欬逆. 刺手魚腹內陷, 爲腫. 無刺大醉, 令人氣亂. 無刺大怒, 令人氣逆. 無刺大勞人, 無刺新飽人, 無刺大饑人, 無刺大渴人, 無刺大驚人. 刺陰股, 中大脈, 血出不止, 死. 刺客主人內陷, 中脈, 爲內漏, 爲聾. 刺膝髕出液, 爲跛. 刺臂太陰脈, 出血多立死. 刺足少陰脈, 重虛出血, 爲舌難以言. 刺膺中陷, 中肺, 爲喘逆仰息. 刺肘中內陷, 氣歸之, 爲不屈伸. 刺陰股下三寸內陷, 令人遺溺. 刺掖下脇間內陷, 令人欬. 刺少腹, 中膀胱, 溺出, 令人少腹滿. 刺腨腸內陷, 爲腫. 刺匡上陷骨中脈, 爲漏, 爲盲. 刺關節中液出, 不得屈伸 《素問·刺禁論》


脈盛血少, 此謂反也; 脈少血多, 此謂反也. 氣盛身寒, 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 得之傷暑. 穀入多而氣少者, 得之有所脫血, 濕居下也. 穀入少而氣多者, 邪在胃及與肺也. 脈小血多者, 飮中熱也. 脈大血少者, 脈有風氣, 水漿不入, 此之謂也 《素問·刺志論》


腎者至陰也, 至陰者盛水也. 肺者太陰也, 少陰者冬脈也. 故其本在腎, 其末在肺, 皆積水也.

帝曰 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歧伯曰 腎者, 胃之關也. 關門不利, 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上下溢於皮膚, 故爲胕腫, 胕腫者, 聚水而生病也.

帝曰 諸水皆生於腎乎?

歧伯曰 腎者, 牝藏也, 地氣上者屬於腎, 而生水液也, 故曰至陰. 勇而勞甚則腎汗出, 腎汗出逢於風, 內不得入於藏府, 外不得越於皮膚, 客於玄府, 行於皮裏, 傳爲胕腫, 本之於腎, 名曰風水 《素問·水熱穴論》


血有餘則怒, 不足則恐 《素問·調經論》


君火之下, 陰精承之 《素問·六微旨大論》


東南方, 陽也, 陽者, 其精降於下, 故右熱而左溫; 西北方, 陰也, 陰者, 其精奉於上, 故左寒而右涼. 是以地有高下, 氣有溫涼......

帝曰 其於壽夭, 何如?

歧伯曰 陰精所奉, 其人壽; 陽精所降, 其人夭 《素問·五常政大論》


陽明司天......欬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素問·至眞要大論》


暴樂暴苦, 始樂後苦, 皆傷精氣, 精氣竭絶, 形體毁沮 《素問 ·疏五過論》


膽者, 中精之府; 脾合胃, 胃者, 五穀之府; 腎合膀胱, 膀胱者, 津液之府也 《靈樞·本輸》


其氣之津液, 皆上煄于面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


此所謂十二經者, 盛絡皆當取之. 一日一夜五十營, 以營五藏之精, 不應數者, 名曰狂生. 所謂五十營者, 五藏皆受氣 《靈樞·根結》


血脈營氣精神, 此五藏之所藏也, 至其淫泆離藏則精失, 魂魄飛揚, 志意恍亂, 智慮去身者......故生之來謂之精, 兩精相搏謂之神; 隨神往來者, 謂之魂, 並精而出入者, 謂之魄......恐懼而不解則傷精, 精傷則骨痠痿厥, 精時自下. 是故五藏, 主藏精者也, 不可傷, 傷則失守而陰虛, 陰虛則無氣, 無氣則死矣 《靈樞·本神》


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腦髓生, 骨爲幹, 脈爲營, 筋爲剛, 肉爲牆, 皮膚堅而毛髮長, 穀入于胃, 脈道以通, 血氣乃行 《靈樞·經脈》


中焦亦並胃中, 出上焦之後, 此所受氣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脈, 乃化而爲血, 以奉生身, 莫貴于此, 故獨得行于經隧, 命曰營氣.

黃帝曰 夫血之與氣, 異名同類, 何謂也?

歧伯答曰 營衛者精氣也, 血者神氣也, 故血之與氣, 異名同類焉. 故奪血者無汗, 奪汗者無血, 故人生有兩死, 而無兩生 《靈樞·營衛生會》


人之哀而泣涕出者, 何氣使然?

歧伯曰 心者, 五藏六府之主也; 目者, 宗脈之所聚也, 上液之道也; 口鼻者, 氣之門戶也. 故悲哀愁憂則心動, 心動則五藏六府皆搖, 搖則宗脈感, 宗脈感則液道開, 液道開, 故泣涕出焉. 液者, 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

故上液之道開則泣, 泣不止則液竭, 液竭則精不灌, 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 故命曰奪精. 補天柱經俠頸.

黃帝曰 人之太息者, 何氣使然?

歧伯曰 憂思則心系急, 心系急則氣道約, 約則不利, 故太息以伸出之.補手少陰心主足少陽留之也.

黃帝曰 人之涎下者, 何氣使然?

歧伯曰 飮食者, 皆入于胃, 胃中有熱則蟲動, 蟲動則胃緩, 胃緩則廉泉開, 故涎下 《靈樞·口問》


人有精氣津液血脈, 余意以爲一氣耳, 今乃辨爲六名, 余不知其所以然.

歧伯曰 兩神相搏, 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 是謂精. 何謂氣?

歧伯曰 上焦開發, 宣五穀味, 熏膚充身澤毛, 若霧露之漑, 是謂氣. 何謂津?

歧伯曰 腠理發泄, 汗出溱溱, 是謂津. 何謂液?

歧伯曰 穀入氣滿, 淖澤注于骨, 骨屬屈伸, 洩澤補益腦髓, 皮膚潤澤, 是謂液. 何謂血?

歧伯曰 中焦受氣, 取汁變化而赤, 是謂血. 何謂脈?

歧伯曰 壅遏營氣, 令無所避, 是謂脈.

黃帝曰 六氣者, 有餘不足, 氣之多少, 腦髓之虛實, 血脈之淸濁, 何以知之?

歧伯曰 精脫者, 耳聾; 氣脫者, 目不明; 津脫者, 腠理開, 汗大泄; 液脫者, 骨屬屈伸不利, 色夭, 腦髓消, 脛痠, 耳數鳴; 血脫者, 色白, 夭然不澤, 其脈空虛, 此其候也.

黃帝曰 六氣者, 貴賤何如?

歧伯曰 六氣者, 各有部主也, 其貴賤善惡, 可爲常主, 然五谷與胃爲大海也 《靈樞·決氣》


水穀入于口, 輸于腸胃, 其液別爲五. 天寒衣薄則爲溺與氣, 天熱衣厚則爲汗, 悲哀氣幷則爲泣, 中熱胃緩則爲唾. 邪氣內逆, 則氣爲之閉塞而不行, 不行則爲水脹, 余知其然也, 不知其何由生, 願聞其道.

歧伯曰 水穀皆入于口, 其味有五, 各注其海, 津液各走其道. 故三焦出氣, 以溫肌肉, 充皮膚, 爲其津; 其流而不行者爲液.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 故汗出; 寒留于分肉之間, 聚沫則爲痛. 天寒則腠理閉, 氣濕不行, 水下留于膀胱, 則爲溺與氣. 五藏六府, 心爲之主, 耳爲之聽, 目爲之候, 肺爲之相, 肝爲之將, 脾胃之衛, 腎爲之主外. 故五藏六府之津液, 盡上滲于目, 心悲氣幷則心系急, 心系急則肺擧, 肺擧則液上溢. 夫心系與肺, 不能常擧, 乍上乍下, 故欬而泣出矣. 中熱則胃中消穀, 消穀則蟲上下作, 腸胃充郭故胃緩, 胃緩則氣逆, 故唾出. 五穀之津液, 和合而爲膏者, 內滲入于骨空, 補益腦髓, 而下流于陰股. 陰陽不和, 則使液溢而下流于陰, 髓液皆減而下, 下過度則虛, 虛故腰背痛而脛痠. 陰陽氣道不通, 四海塞閉, 三焦不寫, 津液不化, 水穀幷行腸胃之中, 別于廻腸, 留于下焦, 不得滲膀胱, 則下焦脹, 水溢則爲水脹, 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 《靈樞·五癃津液別》


人之血氣精神者, 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經脈者, 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六府者, 所以化水穀而行津液者也 《靈樞·本藏》


人生十歲, 五藏始定, 血氣已通, 其氣在下, 故好走. 二十歲, 血氣始盛, 肌肉方長, 故好趨. 三十歲, 五藏大定, 肌肉堅固, 血氣盛滿, 故好步. 四十歲, 五藏六府十二經脈, 皆大盛以平定, 腠理始疏, 榮華頹落, 髮頗斑白, 平盛不搖, 故好坐. 五十歲, 肝氣始衰, 肝葉始薄, 膽汁始滅, 目始不明. 六十歲, 心氣始衰, 苦憂悲, 血氣懈惰, 故好臥 《靈樞·天年》


脈之上下, 血氣之候, 以知形氣奈何?

歧伯曰 足陽明之上, 血氣盛則 美長; 血少氣多則 短; 故氣少血多則 少; 血氣皆少則無 , 兩吻多畵. 足陽明之下, 血氣盛則下毛美長至 ; 血多氣少則下毛美短至臍, 行則善高擧足, 足指少肉, 足善寒; 血少氣多則肉而善瘃; 血氣皆少則無毛, 有則稀枯悴, 善痿厥足痺.

足少陽之上, 氣血盛則通 美長; 血多氣少則通 美短; 血少氣多則少 ; 血氣皆少則無鬚, 感於寒濕則善痺, 骨痛爪枯也. 足少陽之下, 血氣盛則脛毛美長, 外踝肥; 血多氣少則脛毛美短, 外踝皮堅而厚; 血少氣多則胻毛少, 外踝皮薄而軟; 血氣皆少則無毛, 外踝瘦無肉.

足太陽之上, 血氣盛則美眉, 眉有毫毛; 血多氣少則惡眉, 面多少理; 血少氣多則面多肉; 血氣和則美色. 足太陽之下, 血氣盛則跟肉滿, 踵堅; 氣少血多則瘦, 跟空; 血氣皆少則善轉筋, 踵下痛.

手陽明之上, 血氣盛則髭美; 血少氣多則髭惡; 血氣皆少則無髭. 手陽明之下, 血氣盛則腋下毛美, 手魚肉以溫; 氣血皆少則手瘦以寒.

手少陽之上, 血氣盛則眉美以長, 耳色美; 血氣皆少則耳焦惡色. 手少陽之下, 血氣盛則手捲多肉以溫; 血氣皆少則寒以瘦; 氣少血多則瘦以多脈.

手太陽之上, 血氣盛則口多鬚, 面多肉以平; 血氣皆少則面瘦惡色. 手太陽之下, 血氣盛則掌肉充滿; 血氣皆少則掌瘦以寒.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


黑色者多血少氣. 美眉者太陽多血, 通 極鬚者少陽多血, 美鬚者陽明多血, 此其時然也. 夫人之常數, 太陽常多血少氣, 少陽常多氣少血, 陽明常多血多氣, 厥陰常多氣少血, 少陰常多血少氣, 太陰常多血少氣, 此天之常數也 《靈樞·五音五味》


五穀入于胃也, 其糟粕津液宗氣, 分爲三隧, 故宗氣積于 中, 出于喉嚨, 以貫心脈, 而行呼吸焉. 營氣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脈, 化以爲血, 以榮四末, 內注五藏六府, 以應刻數焉 《靈樞·邪客》


凡五人者, 其態不同, 其筋骨氣血各不等 《靈樞·通天》


莖垂者, 身中之機, 陰精之候, 津液之道也. 故飮食不節, 喜怒不時, 津液內溢, 乃下留於睾, 血道不通 《靈樞·刺節眞邪》


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陽明多血多氣, 太陽多血少氣, 少陽多氣少血, 太陰多血少氣, 厥陰多血少氣, 少陰多氣少血 《靈樞·九鍼論》


五藏六府之精氣, 皆上注於目而爲之精. 精之窠爲眼, 骨之精爲瞳子, 筋之精爲黑眼, 血之精爲絡, 其窠氣之精爲白眼, 肌肉之精爲約束, 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幷爲系, 上屬於腦, 後出於項中. 故邪中於項, 因逢其身之虛, 其入深, 則隨眼系以入於腦, 入於腦則腦轉, 腦轉則引目系急, 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 邪其精, 其精所中, 不相比也, 則精散, 精散則視岐, 視岐見兩物. 目者, 五藏六府之精也, 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 《靈樞·大惑論》


中焦出氣如露, 上注谿谷, 而滲孫脈, 津液和調, 變化而赤爲血, 血和則孫脈先滿溢, 乃注於絡脈, 皆盈, 乃注於經脈 《靈樞·癰疽》